撰文: 香港癌症基金會 攝影: 香港癌症基金會
24 Feb 2018
坊間流傳食「隔夜菜」會致癌,但其實由新鮮蔬菜至產生致癌物質,是要經過「硝酸鹽」變「亞硝酸鹽」才再變化成致癌的「亞硝胺」。假若我們處理或貯存蔬菜不當,可導致其被細菌污染,而細菌可將天然存在於蔬菜中、相對無毒的硝酸鹽轉化成毒性較高的亞硝酸鹽。亞硝酸鹽在腸胃內有機會轉化成致癌的亞硝胺,但蔬菜中的維他命C及抗氧化營業素可抑制亞硝胺的轉化,所以總的來說,進食隔夜菜而致癌的風險其實甚微。
蔬菜應要妥善處理和烹煮,不妨把其存放於低溫乾爽的地方,食用前把蔬菜徹底洗淨,變壞的蔬菜不宜進食,餐後淨餘的食物應儘快放入雪櫃和儘早食用,這樣便可降低吃進亞硝酸鹽的機會,讓大家食得更安心。
資料提供:香港癌症基金會
服務熱線:3656 0800
網址:www.cancer-fund.org
© 2016 One Media Group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
地址: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6樓 電話:(852)3605-3705 傳真:(852)2898-2590
《明周》圖文均有版權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至任何印刷品或上載互聯網。如有侵權,本刊將循法律途徑追究。特此聲明。《明周》編輯部